| 网站首页 | 佛协简介 | 佛教资讯 | 佛言祖语 | 佛教教育 | 丛林古刹 | 文化艺术 | 人物专访 | 专题 | 慈善公益 | 政策法规 | 素食护生 | 在线服务 |
您当前位置:江苏省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>> 文化艺术 >> www.pj677.com >> 浏览文章

兰花生瓷板,温润如琢玉——正平法师瓷板画欣赏

编辑:admin  来源:佛教在线   【字体: 】   发布时间:2014/10/31 17:08:37

兰花生瓷板,温润如琢玉——正平法师瓷板画欣赏
正平法师瓷板画
兰花生瓷板,温润如琢玉——正平法师瓷板画欣赏
大富贵
兰花生瓷板,温润如琢玉——正平法师瓷板画欣赏
一心求佛

  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的正平法师善于画兰花,法师早年在鼋头渚广福寺出家时,每日都到风景区的江南兰苑观摩种在那里的数千株幽兰。不仅善画,而且会品赏会种植,长年的功力,让他与江南兰花有很深的缘分。因而有文章称“师父笔下的兰花,都带有生命和活力和希望。或天真顽皮,或高洁端庄,或自在逍遥。真真是秀质出清尘,幽香染纸晕。”但是,宣纸展现的兰花长于其高洁清幽,而其温润的气质却较难表达。2014年10月,正平法师赴江西参访瓷板画名家,并试以自己的梅兰菊竹、江南枇杷等写意于莹润的白瓷板之上。众所周知,景德镇瓷板画历史悠久,是陶瓷艺苑中一束独秀艳花。与纸质画相比,它经一定温度烧成,性状稳定,易于保存,流传持久。作者可在瓷板上有写有画,诗情画意汇于一处,加之色彩鲜艳明快,底釉白皙莹润,具有醒目的对比与反差,不仅与书画媲美,能供人珍赏研究,怡情养身,而且能表现出宣纸画所没有的特色,深受人们珍爱。此次正平法师作品烧制成功之后,古老的青花艺术将法师所画的兰花衬托的飘逸温润,色彩分明,将江南幽兰的素雅平澹、虚静空灵表现的淋漓尽致!
 
  往年坊间有文章评论介绍正平法师的艺术心胸,认为他以人间佛教入画,而其对人间的关怀,又不单是从佛教一脉去考虑的。如有学生和他聊天时,常听他说起唐诗宋词中的东坡风流,民国文化人物的气骨风范,这些中国文化中的丰厚营养给他不断的滋养。同样,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,近年来,他也在宣纸作画之外,开始尝试些新方法,尤其2013年冬从欧洲考察回来后,罗浮宫的西方壁画的实证主义与中国写意画的差异,梵高油画的印象风格与佛法精神艺术的对照,成为他常聊的话题,并引起他对佛画表现方式的更多思考!当时的文章说,“法师是海绵,总希望自己吸收广博,以至将来能出更多清泉!”
 
  也许正如一年前《山中人正平》一文中作者的期待,正平法师的艺术之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,这批瓷板画的出炉正是最好的证明。笔者细细观看正平法师这批瓷板画,既有中国画注重意境之美,有不失欧洲油画的丰厚,欧洲油画与中国宣纸水墨画的结合之美,经过烈火的锤炼、白瓷的衬托,其温润如用心雕琢的美玉!
 
  笔者面对眼前这些中国瓷器与妙手丹青巧妙结合的艺术品,在赞叹法师新作瓷板兰花、荷花典雅脱俗、沁凉润心的同时,更有一番“碧荷田田满书屋”、“种兰半月不烧香”的通感!期望未来能够看到法师更多有意境的新作品!(文:荷田田)

 
  附:正平法师简介
  正平法师,俗姓路,1962年生,江苏无锡人,字光静,因寄思于佛学泰斗印顺导师之<华雨集>,故自题所居曰“华雨轩”。2006年至2008年进修于南京大学宗教系研究生班,江苏省源缘书画院副秘书长。
 
  因受家父收藏书画影响,自幼倍受熏陶,喜爱丹青、诗文。青年时拜书画名家尹光华、董芷林两位先生门下,致力于学习传统画法与临摹古人作品,有时也即景写生。后在书画理论上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并至毕业。青年时笃信三宝,后礼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圆霖老和尚披剃出家,恩师现年九十又二,自号山僧,擅长书画,与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过从甚密经常交流切磋技艺。故于恩师门下聆听教诲,受益良多。后在宝华山圆受具足,游参求教于四方善知识,从事艺术创作与写生数载,多幅作品先后被海内外个人和机构收藏。现常住于江苏无锡灵山祥符寺。
 
  正平法师作品特点可用16个字来概括:其作品高古苍润、气韵神妙、超脱朴拙、圆浑空灵。
 


免责声明:
1.来源未注明“www.pj677.com”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www.pj677.com立场,其观点供读者参考。
2.文章来源注明“www.pj677.com”的文章,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权归www.pj677.com所有。未经我站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。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、网站转载,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(URL)。
3.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,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,均已注明来源,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,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,谢谢。